科技原来可以长在“泥土”里

时间:2025-07-02 来源:中国煤炭网 作者:张涛 路遥
大字体
小字体

6月25日,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博作村山坳,58岁的护林员苏呷木都踩着松软的泥土,微皱的上衣被露水洇得深一块浅一块。他蓦然驻足,粗糙的手掌轻抚着身旁黑色的储水罐,罐身上“国家能源集团”的字样在晨光中泛着微光。

“阿普(彝语‘爷爷’),这罐子真能防火吗?”陪着苏呷一起巡山的小孙子仰头问,苏呷摩挲着罐体,嘴角扬起笑意:“去年冬天装上这9个‘水将军’,方圆一公里的山林都成了‘铁桶阵’。”

当年,那场山火仍刻在苏呷的记忆里。彼时,他刚当上护林员,那日天干物燥,风卷着火星掠过山脊,等村民们背着水桶赶到时,半面山坡已化作焦土。苏呷蹲下身,指尖划过罐体底部的一体化成型纹路,“你看这罐子,没有焊接缝,用的是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金属储水罐,重量更轻但抗压能力更强”。

image.png

图为博作村森林防火点的储水罐

2024年寒冬,国家能源集团在3个防火点位架起9个10吨容量的交联聚乙烯森林防火储水罐,罐体表面涂着防晒防冻涂层。苏呷记得安装那天,工程师小李蹲在雪地里调试设备,笑着说:“这罐子能扛住酷暑严寒,夏天晒不裂,冬天冻不坏。”

如今,苏呷巡山时多了几分从容,他常对来往的村民炫耀:“这罐子里装的不只是水,是国家能源集团给咱们彝寨的‘防火保险’。”

晨雾还未散尽,布拖县黑绵羊现代农业园区饲养员莫色阿果蹲在羊圈边,记录着恒温饮水槽的实时水温。晨光微微透过厂房的缝隙,照得黑绵羊的毛发黝黑发亮。成群的黑绵羊正“咕嘟咕嘟”低头啜饮,羊蹄踏在水泥地上发出“嗒嗒”轻响。“去年冬天,这水槽救了整群羊的命,羊喝冰水引发腹泻,光医药费就花了2万多元。”阿果嘴角笑出了褶子,“恒温饮水槽使用后,羔羊成活率提高15%,每只出栏羊增重3公斤。”她指着羊圈边的蓝色饮水槽,“这新饮水槽,比我家暖壶还保温。”

这个蓝色的饮水槽是国家能源集团送来的“科技礼物”。饮水槽采用食品级高强度塑料,表面光滑易清洁,有效防止细菌滋生。独特的排水设计实现定期自动排水清洗,保证饮水卫生安全。内置环保保温层像给水槽穿了件“羽绒服”,确保黑绵羊等牲畜在冷冬季也能随时饮用适宜温度的水,提高牲畜免疫力。

image.png

图为成群的黑绵羊在吃草料

“现在好了,羊喝了温水不闹肚子,毛色亮得能卖高价。”她翻开记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数字,上个月出栏的20只羊,每只比往年多赚300元。阿果的丈夫去年在饮水槽安装时学会了设备维护,现在成了基地里的“土专家”,每月能多挣1000元。

如今,据畜牧站数据统计,黑绵羊发病率下降40%,成活率从82%跃升至93%。阿果一边哼唱着歌谣“石头上开花的时候,铁树结果的时候,我们的好日子,像金沙江的水一样长……”一边把这群“致富羊”赶往新建的标准化圈舍。

在博作村口的公示栏上,贴着项目的“经济账”与“生态账”——储水罐每年减少火灾损失超百万元,节约衬布、不锈钢等原材料费用8万余元;饮水槽让全县养殖成本降低15%,年均增收3万余元。更让人欣喜的是,更多像莫色阿果的丈夫一样的年轻人,捧着技术手册成为了“新农人”。

夜色笼罩着大凉山,北斗卫星的信号掠过山尖,将博作村的科技设备与千里之外的研发中心紧紧相连。苏呷木都的火塘边,孙子正在用平板电脑观看防火科普动画;莫色阿果的手机里,电商平台的订单提示音与羊群“咩咩”声交织成曲。

image.png

图为布拖县黑绵羊现代农业园区全景

“以前觉得科技是城里人的玩意儿,现在才知道它原来还能长在‘泥土’里。”莫色阿果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煤网 Copyright ©2019- xincoal.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