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历史

门头沟近代煤史拾遗

时间:2019-02-28 作者:刘晓慧 来源:中国矿业报 分享:

近日,有消息传出,北京市最后一座矿场——隶属京煤集团的大台煤矿将于2019年底关停,门头沟也将彻底告别千年采煤史。

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门头沟区确定为“生态涵养区”。在门头沟分区规划中,把守护绿水青山放到了突出位置,发展绿色、产业转型、结对帮扶,建设滨水美丽山城。据了解,2018年11月30日,西城区和门头沟区签订《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结对协作框架协议(2019年—2022年)》。按协议约定,目前西城区一次性出资4亿元,门头沟区每年出资1亿元,成立了规模达到8亿元的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低收入帮扶合作、助力门头沟生态保护建设、促进门头沟产业发展、支持门头沟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一揽子的协作措施。

过去,门头沟区“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因开采煤矿而出名,曾为京城发展贡献了“一盆火”。

据了解,鼎盛时期,京煤集团在北京拥有10座煤矿,为北京市民提供日常烧火、取暖用煤。2007年之前,北京煤炭年平均消费总量的60%来自门头沟区。

而伴随着长期矿山开采,门头沟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落实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近年来,门头沟区更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区属全部270家乡镇煤矿、500多家非煤矿山、砂石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开展废弃厂矿,裸露山体、河道等生态修复工作,大幅提升了山区绿色景观质量、森林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

门头沟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但作为诞生中国第一家近代煤矿的发展历程将永不褪色,名留青史。

据《北京煤炭志》记载,北京煤田的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从地质调查起步的。清同治元年(1862), 英国驻华公使翻译柏卓安到门头沟斋堂地区调查煤炭资源。第二年,美国矿产工程师庞伯里到房山、门头沟等地勘查煤炭的储藏情况,意欲为清廷计划组建的海军舰队寻找动力燃料。同治八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到京西的玉泉山、斋堂、矾山堡等地进行地质调查。1910年~1912 年,在北京任教的德国人梭尔格到京西调查后,绘制出了西山地质图。1916年夏,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指派地质学者叶良辅、王竹泉等13人,在北京西山进行地质区域调查,于1918年绘制出了1∶50000 的地质图。随后,叶良辅、翁文灏等人编写了《北京西山地质志》。此书纠正了李希霍芬等外籍学者在京西地质调查时的错误,构建了北京西山全面的地层系统,论述了以煤为主的京西经济地质地理。

同治八年开始,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开始调查门头沟斋堂等地,其调查所形成的资料中,将西山地层层序分为12层,其中包括石炭纪煤系。

清末民初,北京出现机械化采煤的近代化煤矿,使煤炭的产量大增,不仅供应京城,还外销河北、天津等地。

对北京地区文史、考古、民俗专业研究超过20年的袁树森曾在其作品中详细记录了北京门头沟地区煤矿发展史实。

据记载,从清朝光绪年间开始,外国资本开始渗透京西采煤业。

光绪五年,门头沟天桥浮村村民段益三组织资本,开办通兴煤窑,产量很小。几年之后,段益三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于是召请美国商人施穆共同投资开办“中美合办通兴煤矿公司”,共同开采通兴煤窑,开凿斜井,以蒸汽为动力,使用机器提升煤炭和排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中外合办的采矿企业。1911年11月,通兴煤矿正式更名为“通兴煤窑有限公司”。随着资本的积累,到1914年,该公司的资本已增至62.5万两白银,矿区面积扩大到了4770.2亩,日产煤500吨,成为了当时北京最大的煤矿,所产之煤,除在门头沟本地及北京城销售外,还销往天津等地,获利很大。1917年6月,通兴煤矿井下被淹,损失严重,通兴煤矿被迫关闭。1920年4月,通兴煤矿卖给了中英门头沟煤矿公司。

1879年,清朝内务府员外郎陈熙武在门头沟杨家坨村东坡开了一座“中兴煤窑”。清末民初,机械动力西式采煤法开始在门头沟一带出现,由于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陈熙武也为中兴煤窑安装机械。1908年,中兴煤窑发生矿难,后无力生产,被迫关闭。1912年7月,陈熙武的儿子陈少武(又名陈全福)继承了父业,准备继续开矿采煤。中兴煤窑改名为中兴公司。1916年, 白井洋行经理白井忠三向中兴煤窑投资100万元,成为了中兴煤窑最大的股东。中兴煤窑改名为“中日杨家坨煤矿”。1917年2月14日,该矿领到了农商部颁发的采矿执照。1917年8月10日,双方签订了契约书,矿区面积为585 亩。矿区下设采煤部、机械部、营业部、会计部、庶务部,正职大多由日本人担任。矿工分为固定工和临时工两种,按日发薪。杨家坨矿在村北开凿了东西两口斜井,东西斜井相距30尺,井口高8尺,上宽6尺,下宽8尺,断面为梯形。东井为出煤用,全长1016尺,平均坡部为28度。原来的旧窑在距东井2000米处,与新井沟通,作为风井使用。此后,矿区面积扩展到了1921亩。井下一共遇到了三层煤,采煤方法采取了当时先进的房柱法和长壁法。机械设备有五节卧式锅炉,共220马;卷扬机架,36马力。井下安装有12磅的单轨小铁道,用于运输。此外有蒸汽动力排水设备。因所采煤层的煤质较差,故而在井上安装了选煤和炼煤设备。有选煤的筛子4架,炼煤炉15座,每座可容煤10吨。炼煤是将易爆的白煤放人炉中,以闷烧的方法进行除爆、除烟、去味,这种煤在北京和天津市场上很受欢迎。中日杨家坨煤矿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每吨成本约2.5元,主要销往石景山发电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后因工人不满压迫持续罢工,井下采煤被迫停止,矿井被淹报废。

1913年,比利时商人林阿德与中国商人何希端,在门头沟的龙门村北侧,合资开办了“中比合办格懋煤矿公司”,资本为10万两白银,中比双方各出资一半,并签订了合办合同。合同内容仿照中英通兴煤窑有限公司的合同,中方享有经营权。1914年,经农商部批准立案。1915年,因资本不足,无力继续经营,将裕懋煤矿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华商周奉璋与英商佐治·麦边。中比合办裕懋煤矿公司改为中英合办,资本增加到了20万两白银,中英双方各出一半,并签订了中英裕懋煤矿公司合办合同。1917年,中英裕懋煤矿公司改称为“中英门头沟煤矿公司”。1920年7月,佐治·麦边的继承人威廉·麦边以购得的裕懋煤矿和通兴煤矿为基础,与周奉璋组建了“中英门头沟煤矿公司”,中英门头沟煤矿经农商部批准,更换了矿照,资本为双方各出一半。1923 年,两口新开的立井正式出煤,是当时北京规模最大的矿井,当年产煤41388吨,居京西煤矿之最。1934年,年产煤达到了43.8万吨,占当年北平地区煤炭总产量的39%。而当时北平地区规模较大的兴宝、宏福、中兴、协中、广丰、利丰六家民族资本煤矿年产量总和也只占北平地区总产量的26%,其余百余家土采煤窑总产量占北平产煤的35%。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门头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门头沟煤矿的股份被转让给了日本人白鸟乔吉,日军对门头沟矿实行了军事管制,为侵略战争服务。1942年,门头沟煤矿产煤55万吨,达到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也是北平地区单个矿井在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了门头沟煤矿,矿权归国民政府所有。1948年12月14日,门头沟地区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管会西南分会接收了门头沟煤矿。1949年全国解放后,门头沟煤矿收归国有,隶属京西矿务局。作为局内最大的煤矿,京西矿务局对门头沟煤矿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使门头沟煤矿发展成为国家大型矿井。当时,门头沟煤矿职工人数近万,其产量占京西矿务局的一小半。全局全年的生产任务完成与否,就看该矿的生产水平如何。此时的门头沟煤矿,全年采煤200多万吨,矿井深度达-800米,其掌子面远至邻西。到1985年末,门头沟煤矿有职工7077人,固定资产原值8361.4万元,拥有各种机器设备3261台,累计向国家交纳税利8350.65万元。

如今,门头沟即将彻底结束煤矿开采的历史,顺应时代要求,实现转型绿色发展,也更加注重美丽乡村建设和减量发展,更加强调红线划定和历史文化传承。据了解,已经通过挖掘整合区域古道古村落文化、军事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古产文化等“六大文化”,结合既有生态优势资源,加快培育文化旅游品牌;探索打造医药健康产业转化应用产业,弥补全市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短板;围绕中关村门头沟园1.89平方千米和新首钢门头沟区4.1平方千米的产业集中区,在全市率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园”,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医药康养和人工智能”三个方向。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