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山河新色绿作裳
截至2025年9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宁海电厂以“火电+”及新能源光伏电站总发电量达4407亿千瓦时的亮眼的答卷,谱写了该集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宁海篇章。
图为宁海电厂全景
绿为基,厚植环境友好和谐发展新沃土
“10%,20%,这2个数字形象说明了宁海电厂的定位——年供电量约占浙江省装机总量的10%,环保项目占总投资的20%。”该厂党委书记王天伟向客人概括介绍。
该厂以打造绿色环保电站为己任,从节约用地的效果看,单位千瓦用地仅为0.14平方米,用地指标处于国内国际同类型电厂先进水平。环境保护高起点,其配套建设的环保工程包括低氮燃烧、中水回收利用废水零排放,获设计专利的“四管集束”技术,国内首家电企大规模应用的全封闭圆形煤罐技术,首次在大型工业项目采用特大型海水冷却塔循环冷却系统零温排水技术,荣获纽伦堡国际发明银奖的《四机一控火力发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国内首家电厂采用“一键启动”的厂用岸电绿色码头环保技术,在山石上建绿地的“生态边坡”还绿技术,诸多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刷新中国企业新纪录,被宁波市评为污染减排先进单位,宁波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图为宁海电厂生态边坡山花烂漫
该厂自我加压,将烟尘大气排放值确定为环保改造后达到1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的超低目标。至2017年底,该厂六台机组全部完成综合升级改造,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设计值,更远低于燃气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一半目标。自浙江公司重组以来,该厂连续5年在年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在该集团电力板块安全环保考核中获“安全生产长周期”评级,并获评该集团首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基地、首批文明单位。
绿为笔,绘就生态文明多能融合新图景
该厂加快新能源开发建设,先后利用厂前区车棚、宿舍楼屋顶、仓区内空置草坪、仓库屋顶等可利用空间,建设绿色光伏电站。厂内荒地实现华丽转身,打造成了以地面光伏、漂浮光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以及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风光储”多能融合的新能源示范基地。
图为新能源示范基地农光互补区
“25年运营周期内可实现总发电量137139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5485.6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6728吨,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4644.6吨。”新能源办公室的负责人沈立掰着手指头,向笔者算起了一笔绿色经济账。
截至目前,厂内光伏总发电量已超2亿千瓦时。
该厂创新开展“抢抓新能源开发践行高质量发展”主题劳动竞赛,光伏项目累计完成93.19兆瓦前期容量,完成率124.2%,超前超额完成新能源前期任务指标,并认购超264.7万张绿证,以清洁能源消费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183万吨。
该厂建成的电化学储能辅助煤机调频工程示范及多能互补研究项目,构建新型电厂多能互补综合系统商业运营模式,实现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全站整体效率为89%,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该厂还积极推进集中供热管网二期项目、压缩空气集中供应项目、粗灰磨细和干渣磨细等重点项目落地,其《综合能源七联供及新能源示范园项目》获评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A6联合体”综合智慧能源创新方案奖。
绿为题,书写“双碳”目标转型发展高分卷
2021年,该厂开展万吨级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验证,启动了国内首个煤电万吨级低压吸附碳捕集示范项目,成为燃煤电厂迈向碳中和的里程碑式探索。
“我们立即成立了跨学科的联合研发团队,针对吸附剂研发、吸附工艺优化、设备集成等关键环节展开集中攻关,经过反复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项目负责人陈再明对此满怀信心。
“吸附法碳捕集关键技术开发”科技项目依托1055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建设实施,以脱硫净烟气为原料气,新建一套液体二氧化碳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的吸附法碳捕集装置,主要包括脱硫烟气净化系统、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以及相关主体设备、设备之间的循环管路系统的设计和配套的土建、供配电、电气系统、给排水、通风、消防、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等。
2024年8月23日,该厂CCUS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底,项目实现一次投料试运成功,经捕集后,成功产出浓度95%以上的合格二氧化碳产品气,标志着碳捕集工程实现工艺一次性贯通。
图为CCUS项目建设现场攻坚
作为新一代碳捕集技术之一,该吸附法碳捕集技术具有无腐蚀、无二次污染、能耗下降空间大等优势,综合捕集电耗<300千瓦时/吨二氧化碳,实现了从吸附剂到设备的全流程国产化。该项目投产运行后,可实现二氧化碳年捕集量1万吨规模,可用于外销制作干冰、酒水饮料厂二氧化碳气源及厂内二氧化碳电催化制高附加值产物、二氧化碳矿化制海工建材等项目的原料气使用,打造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全链条示范园区,最终形成政策和市场双擎驱动企业碳经济发展,填补了国内吸附法碳捕集万吨级规模化验证的空白。
回忆起项目启动之初,该厂总工程师洪兵深有感触。“一开始,很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怀疑态度,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该厂以“技术研发—工程放大—场景应用”一体化的创新生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实质进展,加速CCUS技术的降本增效,重大项目带动效果明显。
“来到宁海电厂,这里给人的印象耳目一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波日报的摄影记者“笑眯眯”侃侃而谈。“借助走进宁电看环保这个平台,这里的所见所闻,环保的高起点,对治理污染的可见成果,景观绿化与山水融合,重视原生态保护,建筑物文化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对话,优美舒适的厂区环境,彻底颠覆了我对火电厂的印象,科学环保、理念先进、生态文明,这个厂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了同行前列。”
频道精选:
- 25年09月11日
- 25年09月11日
- 25年09月11日
- 25年09月10日
- 25年09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