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煤矿 > 党群

赵家坝煤矿聚焦“三大关键” 守护“舌尖安全”

时间:2025-09-09 作者:尹建华 来源:赵家坝煤矿 分享:

近期,温度逐渐回落,冷暖交替的环境正是细菌滋生的温床,极可能引发食品变质等问题。为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吃得安心、放心、舒心,华荣公司赵家坝煤矿聚焦食材采购、加工监管、环境卫生“三大关键”环节,全方位守护职工“舌尖安全”。

食材采购聚焦源头关键

“食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食品的安全,只有从源头上把控好,才能让职工吃得健康。”该矿深知食材采购对于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为此,矿井与职工食堂联合建立了一套严格且完善的食材供应商筛选机制。

择优选择供应商。该矿联合食堂负责人深入多家供应商的生产车间、仓库等场所,详细了解其生产规模、卫生条件、质量管控体系等情况,优先选择那些具有良好信誉、资质齐全、生产环境规范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供应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提供食材,为食材质量上把“安全锁”。

严格食材验收制度。每一批食材到货后,采购人员、食堂管理人员及职工代表三方共同对食材的新鲜度、保质期、包装完整性等进行验收。特别是肉类食品的检疫证明,蔬菜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等,一旦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材,坚决予以拒收。“以前我们担心食材不新鲜,现在看到矿里这么严格的验收流程,我们吃得特别放心。”一位正在食堂就餐的职工满脸笑容地说道。

强化加工监管聚焦品质关键

该矿从食材清洗、切配到烹饪、留样,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严控食品加工操作规范。

严清洗。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对蔬菜进行多次浸泡和冲洗,去除农药残留和杂质;对肉类进行仔细的解冻和清洗,确保无血水和异味。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避免交叉污染,为食品加工过程中设置了一道“安全隔离带”。

细烹饪。食堂工作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并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熟练掌握各种烹饪技巧和食品安全知识。严控油、盐、糖的使用量,倡导健康烹饪方式,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油脂烹饪方法,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受到了职工们的广泛好评。

勤留样。每餐每种食品都留取不少于125克的样品,标注好留样时间、餐别、食品名称等信息,在专用留样冰箱中保存48小时以上。这就像给食品上了一份“安全保险”,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通过留样食品进行检测和分析,查找原因,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一名职工代表对餐食加工过程进行随机检查,鼓励职工对其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职工提供高品质的餐食。”该矿工会主席如实介绍。

狠抓卫生管理聚焦环境关键

该矿高度重视食堂及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清洁法则”,狠抓环境卫生管理落实。

食堂内部,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多次清扫和消毒,定期为食堂做“深度美容”,彻底清洁地面、墙面、桌椅,保持干净整洁;及时将使用后的餐具、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存放至消毒柜中,确保每一次使用安全卫生。同时,保持食堂的空气流通,减少异味和细菌滋生。

食堂周边,定期对垃圾、杂物、排水沟等进行全面清理和疏通,保持环境整洁,防止积水滋生蚊虫;利用防鼠、防蝇设施在食堂周围设置“安全防护网”,有效防止害虫进入食堂。

同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现在食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吃饭的时候心情也格外舒畅。”一位职工在就餐时感慨道。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