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煤矿安全 > 事故案例

上栗县赤山镇高兰永胜煤矿“7.7”重大透水事故案例分析

时间:2017-12-05 来源: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 分享:

2005年7月7日15点40分,上栗县赤山镇高兰永胜煤矿发生一起特大透水事故,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1)事故单位概况。

上栗县赤山镇高兰永胜煤矿位于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高兰村境内,距萍乡市北东20km,属私营股份制企业。该矿1995年建井,1996年投产,实际生产能力3.0万吨/年,历史最高产量3.0万吨/年,累计采出原煤23.0万吨,职工100余人。

上栗县赤山镇高兰永胜煤矿井田走向长度160m,倾斜长度130m,面积0.028平方公里。井田内主体构造为一单斜构造,次生褶皱发育,地层多处产生倒转。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乐平组官山段A煤组,含煤5层(A1-A5),其中A1和A2可采。A1煤层(俗称大槽),位于1号砂岩以下,与下伏茅口组灰岩直接接触,煤层发育良好,煤层厚度0~30m,多为1.6~5.0m,煤层沿走向和倾向变化大,煤层不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为主要煤层;A2煤层(俗称殿下槽),煤层发育较好,煤层厚度0~10.79m,多为0.5~3.8m,沿走向和倾向变化大,煤层结构简单,为次要煤层;煤层倾角多为300~500,A1~A2煤层间距10~50m。矿井采用斜井、平硐开拓方式,主斜井提升、进风,风井平硐回风。矿井分三个水平生产,标高分别为+99.4m、-9m、-118m。2004年9月9日,三水平因涌水量大,打封密后放弃开采。

该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A1煤层底板为茅口灰岩,因地质条件变化,+100m以下地层倒转,茅口灰岩变为A1煤层的直接顶板。总厚度为250m的中厚层状灰岩,溶洞裂隙发育,连通性好,含有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属强含水层。+100m标高以上浅部,溶洞、裂隙均发育,水量大;+100m标高以下以裂隙为主,溶洞为次,水量稍小,是矿井的长期补给水源。近十几年来,周边关闭了多个小井,老窑较多,且永胜煤矿又曾与前进、开发、永威和梨子树等矿贯通,使老窑采空区和煤矿采空区形成巨大的空间和积水。A1煤层直接和茅口灰岩接触,茅口灰岩含水层、老窿积水和构造裂隙水、大气降水的补给是本矿的主要充水因素。F1走向逆断层错切煤系地层和茅口灰岩、煤层,断距280m,贯穿整个狮子岭矿区,属于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强的断裂构造。矿井正常涌水量15~30m3/h,最大涌水量70~80m3/h。

(2)事故经过。

2005年7月7日中班(14:00至21:00班),煤矿安排16人下井作业,其中班长1人,一水平井底摘挂钩工1人,二水平推车工2人,二水平西下山东顺槽掘进6人,二水平西大巷西下山西顺槽捡煤6人。另有基建班(8:00至16:00班)有4 人正在西大巷东下山施工,此外,井下还有矿师及二水平绞车工1名,共22人在井下作业。15:40左右,位于西下山东顺槽交岔口的工人廖洪安听到有呼呼的风声,意识到出事了,马上和小工唐文德往上跑。此时,位于西下山绞车房的班长廖洪昌等也发现二水平西大巷内一股巨风夹带着煤尘、茅草叶倒流出来,也立即同推车工等往外跑。跑到二水平车场时,廖洪昌搭乘一辆矿车到一水平。廖洪安等从二水平至一水平的回风副井,往上到副井第三段时,发现有刮风下雨一样的水打过来,到第四段时,水已齐腰深,且感到水冲着人走。在这中间,有两次出现水突然下降再回升。等他们跑到一水平时,才没有水跟过来。到15:55左右,主井筒水位涨到+142m标高。

(3)事故原因。

①直接原因:

违法开采防水隔离煤柱,造成上部采空区积水大量下涌,在二水平作业的15名矿工来不及逃生而死亡,导致特大透水事故的发生。

②间接原因:

永胜煤矿在镇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期间,无视政府监管,无视矿工生命安全,违法恢复生产。该煤矿违法转让后,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变更手续,矿长、安全副矿长等管理人员也没有取得矿长资格证、安全资格证。

镇派出所、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在煤矿停产整顿期间违反规定向永胜煤矿提供火工产品。

赤山镇人民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工作严重失职。明知永胜煤矿存在重大水患威胁,没有引起重视,没有查明水患原因;发现永胜煤矿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违法恢复生产时,不制止,不报告,也不履行监管职责,甚至为煤矿恢复生产说情。

上栗县煤炭局(地矿局)明知永胜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没有任何整改方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违反规定启封停产整顿的永胜煤矿。永胜煤矿启封生产后,又没有严格监管。

新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