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即入“职” 毕业就上“岗”
时间:2025-08-07 15:09 来源:淮河能源控股集团 作者:王雪琳 点击:次
近日,在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朱集东矿举办的入职培训班课堂上,毕业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李宇,正全神贯注聆听企业导师讲解井下安全注意事项。作为“淮河能源订单班”的一员,他在校入班时就已获得该集团未来员工的“准身份”。 随着企业近年来的高质量发展,该集团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该集团借助校企合作路径,逐渐形成“订单式”培养模式。此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校推荐、企业遴选”三方联动组建特定班级,根据企业需求,校企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施定制化培养。截至目前,“订单班”共培养煤矿相关专业学生450人,进一步优化了该集团技能型人才结构。 产教融合 精准育才 走进选煤公司潘三选煤厂中控室,调度员吴修延正熟练操作设备,通过屏幕上实时更新的参数,认真分析着原煤入洗、精煤装车全流程。这位今年6月刚从“订单班”毕业的新员工,目前已逐步胜任岗位要求。 “在订单班学习的第三年,我便被分到潘三选煤厂见习,这一年的见习时间,帮助我完成了蜕变。”吴修延言语间充满自信。 作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办学的创新模式。“订单班”学制三年,在校期间减返学费,并发放生活补贴,大三进入集团公司实习,考核合格者,毕业后即可直接入职。潘三矿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晨谈起订单班毕业生,更是赞不绝口:“当前智慧矿山建设亟需大量高技能人才。以往新入职毕业生往往需要半年至一年的适应期,‘订单班’毕业生则凭借扎实的实习经验,实现了‘毕业即上岗’,有效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满足生产一线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精准培养什么样人才。”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院以“订单班”为载体,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双方共同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融合“双基地”教学资源,不断提升育人精准度。这种模式不仅为企业输送了适配岗位需求的生力军,也为学生铺就了高质量的就业之路,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增长才干,最终实现学生成长成才、学校育人水平提升、企业发展获得人才支撑的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 协同办学 与传统职业教育方式不同,订单班办学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学校与企业共同商讨,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将企业岗位实际项目融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前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和实际工作技能。 “我们的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让学生既能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李全军介绍,“理论教学由学校教师负责,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传授;实践教学则主要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指导教师,他们会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地操作和项目实践。” 在课程教学方面,订单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田华顺是机电学院2023级“订单班”的学生,他告诉记者,“在订单班学习,感觉和普通班级很不一样。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来自企业的实际项目,需要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习锻炼,个人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除此之外,订单班还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企业会定期安排职业素养培训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方面内容,指导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有目标 动力更足 赵灿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的学生,当得知该集团将与学校联合开设“淮河能源订单班”时,他立即决定转专业至订单班开始学习,“进入订单班学习,对于未来就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赵灿的选择并不是个例,订单班的开设,在校园内得到学子们的广泛青睐,看到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在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订单班的吸引力不仅在于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工作,更在于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提前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需求。田华顺说:“知道自己将来要去什么样的企业工作,学习就更有目标了。而且企业的老师会给我们分享很多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我们觉得学习不再枯燥,反而很有意思。” “订单班”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一次深度实践。下一步,该集团将进一步探索企业办学新模式,聚焦企业人才需求,努力为集团公司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 上一篇:盐田奏响“渔光曲”
- 下一篇: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不毛之地”炼就绿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