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龙源江苏海上公司探索生态繁荣新路径
时间:2025-06-13 14:43 来源:中国煤炭网 作者:王绪隆 点击:次
在黄海之滨的如东滩涂,每当潮汐退去,成群的勺嘴鹬、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或低头觅食,或振翅飞翔,与远处的海上风机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重要的海上风电开发主体,龙源江苏海上公司始终坚持“开发优先、生态协同”原则,积极探索“南来北往、江海同护”生态繁荣新路径,为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与绿电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新范式。 江苏沿海水域,是丹顶鹤、勺嘴鹬等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同时渔业资源丰富,维护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平衡至关重要。龙源江苏海上公司在风电场建设初期即建立合理用海开发模式,注重工程项目科学选址,研究工程建设对海洋底栖生物、浮游动植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最终形成“生态兼容型”开发模式——将风电场建设与当地紫菜、文蛤养殖区以及盐城湿地珍禽保护项目巧妙融合。该项目建设中,在铺设连接海上升压站与陆地开关站的海缆时,特意绕过湿地保护区;在机位布置上为渔业作业预留充足空间,实现风电桩基与海洋生物栖息环境的和谐共处。 为候鸟搭建“生态驿站”,让滩涂成为它们南北迁徙过程中重要的“中转站”。2012年,该公司联合“勺嘴鹬在中国”等国内外鸟类保护机构,在如东海上风电场建立全球首个海上风电场鸟类观测站,填补了我国海上风电对鸟类影响研究的空白,为全球海上风电项目的鸟类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除了观测研究,该公司还在海上升压站安装声波驱鸟器,避免海鸟误触电气设备;在风机塔筒上绘制鸟类警示标识,引导候鸟安全飞行;定期组织志愿者清理滩涂垃圾,为鸟类营造干净的栖息环境。如今,如东滩涂的候鸟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曾经难觅踪迹的黑脸琵鹭、鸻鹬等珍稀鸟类频繁现身,成为生态改善的“活名片”。 龙源江苏海上公司第一个项目——如东海上风电场所处滩涂区域由千百年来长江与黄海相互作用形成。为助力黄河、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公司十多年持续开展“蓝色保护”行动,送一尾尾活泼的半滑舌鳎、大黄鱼、三疣梭子蟹等本土物种“回家”。截至2024年,该公司累计投入超过6000万元,在黄海、东海海域投放各类鱼苗、蟹苗、贝苗超过10亿尾(株)。
|
- 上一篇:“绿”动同行 “碳”寻未来
- 下一篇:陕煤集团与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