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专业100条常见隐患总结
时间:2022-06-01 20:51 来源:煤视界 作者: 点击:次
一、风门 1.临时风门闭锁不起作用(钢丝绳太长,压风管阀门关闭、压风闭锁锁头不合适等),同时开启两道风门 防范控制措施: ①安装时严把工程质量关; ②责任队组按规定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③通风专业人员加强日常巡查。 2.风门关不严,漏风严重,变形严重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时严格按照规定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②责任队组按规定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③通风队加强巡查。 3.风门不能自闭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时严格按照规定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②责任队组按规定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③通风队加强巡查。 4.平衡风门声光闭锁不起作用(有声无光、有光无声) 防范控制措施: ①安装时严把工程质量关; ②责任队组按规定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③通风专业人员加强日常巡查。 5.风门溜槽洞未安设封闭埪尘罩或安设不标准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作业规程中明确相关规定; ②纳入开口验收标准,不安设不开工; ③通风科包面人员加强巡查管理。 6.风门前后五米有杂物 防范控制措施: 加强包面、包线人巡查管理,加大对队组考核力度。 7.风门中间存放有电气设备、其他材料 防范控制措施: 加强包面、包线人巡查管理,加大对队组考核力度。 8.永久风门未抹面、前后五米未硬化 防范控制措施: 通风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9.各类通风设施未按规定进行巡查 防范控制措施: 加强队组管理,加大考核力度,科室包面人员加强日常巡查管理。 二、导风幛 10.钻场导风幛进风侧紧帖煤墙,进风口太小或回风口太小,起不到导风作用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队组严格按照规定施工,严把工程质量; ②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加强巡查管理。 11.通风系统调整后,未根据风向变化改变导风幛方向 防范控制措施: ①在通风系统调整措施中明确规定,并告知队组; ②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加强巡查管理。 12.导风幛打设不标准,施工不精细,致使导风幛质量不合格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队组严格按照规定施工,严把工程质量; ②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加强巡查管理; ③严格执行不达标不生产制度。 13.风筒布掉落、风障破损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队组严格按照规定施工,严把工程质量; ②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加强巡查管理; ③严格执行不达标不生产制度。 三、密闭、挡风墙、风桥 14.密闭、挡风墙前五米有杂物、电气设备 防范控制措施: ①加强巡查管理; ②加大考核力度。 15.密闭前未安设栅栏 防范控制措施: ①施工队组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②加强日常巡查管理。 16.永久密闭漏风、裂缝、掉皮、瓦斯积聚 防范控制措施: ①通风队完善巡检机制; ②通风科加强巡查管理。 四、牌板类问题 17.风机管理牌板前后几台风机全风压对不上 防范控制措施: 测风人员测完风量后必须及时进行核对。 18.隔爆水袋说明牌设计水量填写错误 防范控制措施: ①在作业规程中明确; ②加强巡查管理。 19.隔爆水袋牌板上煤尘大,字迹模糊不清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及时冲洗并填写; ②包面人员加强巡查管理。 20.风筒编号牌未吊挂在风筒中部、不成线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严格按照规定吊挂; ②包面人及瓦斯员加强巡查。 21.水质过滤器前后压力表压差超过0.4MP,未及时冲洗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严格按规定执行; ②包面人加强巡查。 材料及其他杂项类( 8 条)22.回风巷堆放材料影响通风断面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必须提前向通风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按要求在回风巷内堆放材料; ②包点包面人加强回风巷巡查管理; ③加大对队组考核力度。 23.队组喷浆未防护好风筒、风水管路,造成风筒硬化、管路失色,影响使用寿命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做好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不完好不能进行喷浆施工。 24.老化、废旧材料未及时回收继续使用造成生产、瓦斯事故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及时淘汰老化材料; ②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发现老化风筒等废旧材料立即责令队组进行更换。 25.队组随意破坏风筒(如从新风筒上划风筒布做他用),造成材料浪费 防范控制措施: 通风专业人员及瓦斯员发现情况及时制止并对队组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 26.专用回风巷安设电气设备 防范控制措施: ①所有回风巷安设电器设备必须提前向通风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安设; ②回风巷电器设备处设甲烷传感器及瓦斯检查点。 27.风机不一个厂家、型号不一致 防范控制措施: 纳入开口验收标准,不符合标准不予开工。 28.未安装风筒放水器,导致风筒里积水多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及时按要求安设风筒放水器。 29.探头安设不到位、无法监控瓦斯 (尤其在巷道开口期间 ) 防范控制措施: ①所有巷道探头安设情况纳入瓦斯员检查内容,班班核对; ②加强规程措施审查,明确规定。 防尘类隐患( 29 条)一、三通及消防软管 30.静压水管三通无编号牌;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按要求安设编号牌; ②队组及包面人员加强巡查管理。 31.静压水管三通编号牌不规范(涂改、使用其他编号牌替代等)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要求安设,不得私自涂改、代用。 32.静压水管三通无消防软管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33.三通消防软管盘挂不整齐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进行盘挂。 34.三通消防软管无专用吊具,在电缆沟上盘挂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消防软管专用盘挂吊具。 35.三通消防软管未接水源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将消防软管接在三通上。 36.三通消防软管长度不足 25 米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配备。 37.三通消防软管未上 U 型销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38.静压水管路接口或三通漏水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发现漏水及时处理; ②通风科人员加强巡查。 二、水质过滤器 39.巷道口未安设水质过滤器 防范控制措施: 在规程措施中进行明确,队组按要求安设。 40.水质过滤器无管理牌板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41.水质过滤器管理牌板未填写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42.水质过滤器压力表压差超过规定值未及时排渣 防范控制措施: 当两压力表压差超过 0.4Mpa 时及时排渣。 三、转载点喷雾及水幕 43.回风口未按规定安设水幕 防范控制措施: 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要求,队组按规定安设。 44.三通消防软管与喷雾软管共用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进行安设,专管专用。 45.转载点喷雾不出水或雾化效果不好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加强检修。 46.转载点喷雾未两点硬架固定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进行两点硬架固定。 47.转载点喷雾或水幕开关阀门不在行人侧 防范控制措施: 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要求,队组按要求安设。 48.转载点喷雾开关阀门不在开停按钮 5 米范围内 防范控制措施: 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要求,队组按要求安设。 49.放炮喷雾不能自动喷雾洒水或效果不好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放炮作业时必须安设自动放炮喷雾; ②队组加强检修。 四、挡尘帘 50.挡尘帘未按标准制作安设(小门不是推拉式、风筒洞不是圆形、网片不是 4 目双网、上下未与顶底板固定)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制作安装。 51.挡尘帘无管理牌板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52.挡尘帘水幕喷嘴雾化效果不好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加强检修。 53.档尘帘管理牌板未在档尘帘 5 米附近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54.挡尘帘水幕未接水源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将水幕接到水源。 55.挡尘帘水幕距挡尘帘超过规定距离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五、煤尘冲洗 56.巷道内煤尘堆积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按既定冲洗网络图进行冲洗; ②队组加强巡查,发现煤尘堆积及时冲洗。 57.管路或电气设备上煤尘冲洗不到位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进行冲洗。 六、其他 58.固定转载点未安设封闭控尘罩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防爆类:(7 条)59.未按规定距离安设隔爆水袋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程措施要求安设。 60.隔爆水袋数量不足,未按规定安设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61.未按规定悬挂隔爆水袋说明牌、牌距牌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62.隔爆水袋说明牌设计水量、实际水量填写错误 防范控制措施: 在规程措施中明确,队组按规定填写。 63.隔爆水袋出现脱钩、无水、水量不足、铅丝代钩等不符合规定现象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完善巡查机制,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4.隔爆水袋排距牌悬挂须成线,面朝人员观察方向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65.隔爆水袋距工作面距离不够( 60-200 米)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防灭火类:(10 条)66.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作业 防范控制措施: 作业,必须编制相关安全措施,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跟班。 67.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未及时按要求进行封闭 防范控制措施: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规程规定 45 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作业,必须编制相关安全措施,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跟班。 68.井下消防材料库材料配备不齐全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配备齐全。 69.未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沙箱、沙纸袋、消防铁锹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配备。 70.灭火器、灭火沙箱、沙纸袋、消防铁锹数量不足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配备。 71.灭火器压力到红区、铅封丢失等失效现象 防范控制措施: ①队组按要求配备完好灭火器; ②队组加强巡查,发现灭火器失效及时进行更换。 72.巷道口未按规定安设消防栓及配备消防水带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要求安设。 73.未按规定在静压水管上安设三通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74.电气设备附近 5 米范围内堆放有易燃、可燃物 防范控制措施: 电气设备附近 5 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 75.采掘机内外喷雾不完好 防范控制措施: ①采掘机下井前必须按规定验收完好方可下井; ②队组加强检修。 通风系统、风筒类( 25 条)76.采区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开掘其他巷道 防范控制措施: 采掘衔接必须按规定进行。 77.采区进、回风巷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防范控制措施: ①通风设计上杜绝此类现象; ②通风专业人员加强巡查,保证通风系统完善可靠。 78.专用回风巷内兼做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等用途 防范控制措施: 今后专用回风巷内不得运料,必须安设电器设备时必须提前申请,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79.新开采区未按要求布置专用回风巷,开始开掘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道。 防范控制措施: 从设计源头杜绝。 80.采掘工作面应未独立通风,两个及两个以上采掘面采用同一条采掘巷道回风。 防范控制措施: 从设计源头杜绝。 81.回采工作面在未形成全压通风系统前,开掘二次切眼。 防范控制措施: 从设计源头杜绝。 82.采煤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处理上隅角瓦斯 防范控制措施: ①使用期间严格执行《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使用局部通风机安全防范措施》; ②加快科研项目进度, 尽早取消上隅角风机。 83.无风、微风作业和采取不合理的串联通风 防范控制措施: ①从设计源头杜绝; ②通风专业人员加强巡查,发现无风、微风巷道及时处理。 84.井下爆炸材料库(含井下爆破材料发放硐室)、井下充电硐室、采区变电所和井下固定瓦斯抽采硐室没有采用独立通风。 防范控制措施: 按规定进行通风设计,从设计源头杜绝。 85.局部通风机离地高度不足 300mm 防范控制措施: 为防止因巷道底鼓原因造成此隐患,今后局部通风机离地高度必须大于500mm。 86.采掘工作面局部通风机未进行“七专两闭锁”管理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进行管理。 87.局部通风机安装不符合《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程要求进行安设。 88.局部通风机设备不齐全,使用时间超过半年。 防范控制措施: 局部通风机使用时间超过半年及时上井检修。 89.风筒接口未使用快速接头,漏风,没有逢环必挂,吊挂不平直并且拐死弯。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进行风筒接设、吊挂。 90.风筒没有安设放水器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91.风筒放水器未按规定安设编号牌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92.巷道开口未安设风筒风量调节装置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程要求安设。 93.风筒风量调节装置安设不规范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94.风筒风量调节装置未安设管理牌板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95.风筒引线吊挂装置安设、使用不规范。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使用。 96,异径风筒接头未用过渡节,拐弯要没有用拐节或弯头。 防范控制措施: 队组按规定安设。 97.使用 3 台以上(含 3 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防范控制措施: 从设计源头杜绝。 98.密闭前后 5 米存放有电气设备。 防范控制措施: 密闭前后 5 米严禁放置电器设备。 99.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 50m 前、其他巷道在相距 20m 前,未停止一个工作面的作业。 防范控制措施: 按规程要求进行作业。 100.巷道贯通后,通风部门进行通风系统调整期间,采区内未停止作业。 防范控制措施: 严格按照通风系统调整措施进行作业。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井下机电49条习惯性违章
- 下一篇:煤矿瓦斯检查的5大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