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煤网移动版

主页 > 煤矿安全 > 事故案例

罐笼下放电机车窜出坠入井底事故

2001年2月7日,某单位在北二进风井副罐下放电机车,电机车从罐内窜出,砸中上提主罐,造成7人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1年2月7日16:40,某单位北二进风井主罐乘坐7人准备升井,这时地面把钩工蔡某和推车工张某用11.4kW调度绞车往井口副罐推入5t电机车,由蔡某负责固定电机车,然后通知井口信号工王某传点提升。在此之前,井下信号工已经向井上传递了提人信号,但王某并未按规定让电机车推出罐笼,也未通知井下罐内人员退出罐笼,就向绞车房传递了慢点提升信号。当副罐下行15m时,电机车从副罐北端窜出坠向井底,大约距井口600m处撞断西南角稳绳,之后改变方向,在距井底21m左右砸在上行主罐上,致使主罐提升钢丝绳破断,主罐坠入井底水窝,造成罐内7人全部遇难事故。

二、事故原因

1.当班把钩工没有按照安全措施稳固副罐内的电机车,电机车在下放过程中发生移动时没有得到有效的阻挡,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当班信号工在明知井下已经传递了提人信号、主罐内已乘人的情况下,没有制止罐笼一次人物混提,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当班主、副绞车司机责任心不强,没能通过工业电视监视到井口违章下放的电机车,没有起到应有的监护和互保作用,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4.事故当班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运输分队当班班长、跟班队长对当班的安全生产情况不清楚,安排任务不具体,下放电机车时没有按规定在现场进行监管,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进一步提高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按照强化培训、分级管理、考核复查和提高素质的原则,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级安全部门工作人员要深入现场、深入井下检查安全,检查中不仅要查隐患,还要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落实、查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指派专人落实责任,盯住整改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