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管监测工岗位应知应会
时间:2022-07-06 10:12 来源:煤视界 作者: 点击:次
(一)岗位存在的风险及管控措施 1.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超限造成缺氧窒息、中毒的风险。 管控措施:随身携带好光学瓦斯监测仪、甲烷氧气检测仪、一氧化碳检测仪等检测报警仪器。 2.存在因登高作业导致高处坠落的风险。 管控措施:登高作业前对梯子进行检查,有专人扶持。 3.存在因巷道悬矸危岩受到物体打击的风险。 管控措施:进入作业区域观察好巷道支护情况,做好敲帮问顶工作。 4.存在因测量仪器仪表故障造成数据不准确的风险。 管控措施:入井前检查携带的仪器仪表。 5.存在因风量不足造成人员缺氧窒息的风险。 管控措施:对于边远巷道、微风地区巷道必须两人结对,一前一后间隔5m。 6.存在触电伤人的风险。 管控措施:束管横过架空线时必须先停电,后工作。 (二)安全站位标准 1.在大巷内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得在轨道中心或轨道上行走;当车辆接近时,要在人行道上站稳或就近躲入附近硐室暂避,车辆过后再出来行走。 2.大巷内要避免并排行走,前后行人要有0.5m间距,速度适中,不得快跑和打闹。 3.随身携带的长柄工具要拿在手中,不得扛在肩上,前后行走人员要躲离长柄工具1m以上。 4.乘坐人车时,挂好防护链,目视前方坐稳,双脚放在车厢地板上,严禁将双脚放在座椅上,中途不得随意上下,乘车人员不得嬉戏打闹,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人车外。 5.严禁站在移动物与固定物之间,防止挫伤。 6.对接管路时,应站在管路移动、坠落范围外,需要对接部位进行调整时,应采用工具辅助,严禁身体任何部位处于管路的眼孔、对接部位或移动、坠落范围内。 7.处理管路堵塞、管路卸压时,应站在液、气体喷出的范围以外,严禁正对眼(管)孔或闸、阀出口。 8.抬运管路时,应用手托住管路,在地板平整的地点行走,地板湿滑不平整时,应采取托运方式,严禁抬运管路人员在湿滑的地板上行走,严禁将手放在管路末端或上方。 9.登高作业时,应站在专门架设的平台、架子、梯子或凳子上操作,严禁站在矿车帮等不可靠地点作业。 (三)岗位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工作流程 入井准备→检查工器具、仪器仪表→到达工作地点→按照操作流程敷设、维护束管→地面抽气泵、气体分析仪开启→井下、地面数据整理和对照→上交报表。 2.注意事项 (1)工作前:根据本班工作任务带齐仪器仪表、工器具进行检查。 (2)工作中: ①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步骤进行束管敷设,掌握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知识。 ②在施工地点,必须检查现场周围的安全状况后工作。 ③登高作业前,仔细检查梯子完好性,安排专人进行扶持。 ④敷设管路时应尽量使路径短、少拐弯。 ⑤井下、地面对抽测气体对照,超过误差值,检查气密性。 ⑥发现周围气体超限,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作业,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处理不了或超过处理权限时,应在瓦斯超限地点的通道入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及时向矿调度报告。 ⑦地面束管监测设备严格按照流程操作。 (3)工作后:仪器仪表、工器具妥善存放,并做好维护保养,每天按时打印束管监测日报表,按规定程序经有关领导审签。 (四)出现安全隐患该如何避险 1.因风量不足、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时,应立即告知周围施工人员切断电源,现场人员佩戴好自救器,将受伤人员搬离至新鲜风流处,并利用人员定位卡、防爆手机等及时发出求救信号或立即向矿调度指挥中心和工区值班室汇报。 2.当发生机械伤害及高处坠落等事故时,首先停止机械运转并汇报调度指挥中心,启动现场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当发生轻微伤害可自行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包扎;当受到较重机械伤害时,向周围人员呼救,进行简单包扎、止血等措施,及时送医进行救护。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井下安全监测工岗位应知应会
- 下一篇:防尘工岗位应知应会